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,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
当街舞、篮球、滑板都先后被搬上综艺舞台,像硬糖君这样的观众第n次发出“教练,我想xxx”的呐喊,心里却很明白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。 近日,一档名为《燃烧吧!少女》的运动微综艺则创新性的将镜头对准了这“台下十年功”,再也不给你“现在练也晚了”的借口。 而当看到《燃烧吧!少女》中选手们零基础开始训练,简直是看到了在健身房呜嗷惨叫的自己——妹妹们都那么努力了,你还有什么理由偷懒!
除了创新叙事模型外,《燃烧吧!少女》还解锁了极特别的出品团队和选手阵容。 但节目自7月30日上线后,许多只是来围观颜值少女流汗的观众,转头就加入了线;《燃烧吧!少女》在陌陌上单期直播在线人数达百万,在优酷上节目评分8.8,同名微博线;这档体育综艺的新“变体”,已初获成功。 从网红到偶像是否还有歌舞以外的“养成”路径;
每天都在进行减肥大业的观众们,究竟想看怎样的热血运动会。 不同内容形式各具优势,有机组合,更全景展现了运动少女的风采,也提供了更丰富的观看体验。
而追完全集的硬糖君,最大的感受就是——编导是从大学军训里汲取的创作灵感吧。 一开场,节目组便下达首个拉练任务,并给出了“前八能接受加练私教”的福利。
原本没有进入状态的女孩们被瞬间激活,姐妹情也瞬间塑料化。 穿了高跟鞋的女孩们,只能选择赤脚迎战。
想象下,长发飘飘的美貌少女,光着脚丫子在大街上狂奔,满满的反差萌啊。 艺术体操训练、障碍赛训练、接力测试等高难环节接踵而来。
硬糖君看完节目,脑海里仍回荡着选手们的疼痛尖叫和教练的严肃批评。 曾经笨拙的选手历经千锤百炼,终于迎来了破茧成蝶的蜕变。
这种养成感,比唱跳养成更加易于共鸣。 体育综艺在今年迎来集中爆发,《燃烧吧!少女》没有走当下最热的明星路线,却仍然脱颖而出,很大原因在于其保留诸多经典元素的同时,又采取了全新的表达方式。游戏模式和剧情体验,是《燃烧吧!少女》两个突出特点。 通常体育综艺都是借助创新赛制来实现可看性和娱乐性,有时为了更具噱头还会将暗箱、互选、互撕等贯穿比赛。
虽然能引爆话题,但也容易造成口碑反噬。 新手玩家(选手)前期靠着小怪(简单训练)积攒经验,然后号召其他用户整点团队赛(分队训练、小组比拼),达到一定级别后,玩家就能征服更难的关卡,最终决战oss(运动会)。 而当观众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和注意力,对内容的黏性也就形成了。
与此同时,体育综艺的主流模式让我们看到的都是专业选手的完成态,神仙阵容会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,却很难营造沉浸感、共鸣感。 “xxx哭的样子,真像被教练折磨的我”,不仅更具共鸣,也更能勾起观众的替代性满足,对妹妹们也是满满的养成感。 但如果过度追求戏剧化,强行制造外部冲突、引导内部矛盾,又容易削弱体育综艺原本的真实性,让人感觉浮夸。 《燃烧吧!少女》没有强调单纯的队伍对立,而是通过年轻人观点和情绪的碰撞来演绎剧情。
每个女孩都是一个故事,当把她们聚集成团队时,又孕育了新的故事。 “别人不认真,为什么罚我”是团队里常见的问题,幺幺的观点刺激了懒散的同伴,但也让自己显得不够“随和”。 显然,《燃烧吧!少女》丰富了体育综艺的表达方式,也平衡了节目的剧情感和线;而且后期以直播形式来做运动会,比普通体育综艺更加刺激,能让观众产生亲临现场之感。
如果说内容创新还是大家努把力都能做的,《燃烧吧! 《燃烧吧!少女》播出期间,她的“家人们”忙于分享神兔视频物料,进行日常应援的同时,还借助这一大众向综艺,极力向外界安利自家小姐姐。
为了彻底释放粉丝们的热情,助力主播实现扩圈增粉,陌陌也配套推出了系列运营策略,满足不同属性粉丝的应援需求。 “我们刷礼物也会事先敲定节奏,各家比分差距小的话会先冷静一波,慢慢砸。
但要对手太强的话,我们就选择合适时机采取量抛,避免落后太多。 以《燃烧吧!少女》为例,牵手的正是三大视频网站之一的优酷。
平台强强联合,无疑为主播们走向大众提供了更广阔的通道。 在今天,明星和网红的界限越来越模糊,综艺的形式也在被直播、短视频等新媒介形式不断重构,由跨界创新和物种融合引发的这场娱乐变革,仍在进行中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